申城运动空间|在霍元甲和陈真的“家”感受精武百年风云

来源:百度新闻 | 时间:2023-09-09 12:31:44

沿着一条小弄堂,慢慢走进虹口区四川北路1702弄30号,曲径通幽之后豁然开朗。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精武体育总会的所在地。


【资料图】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牌匾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由霍元甲等名流创办、1910年正式成立的“精武体操会”,是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经历百年的风风雨雨,旧址依然矗立,向世人诉说着它的沧海桑田。

旧貌换新颜

提起精武体育会,自然是名声在外。诸多影视剧、武侠剧都以它为原型,像电视剧《霍元甲》、电影《精武门》等,皆令人印象深刻。

与陈真这个虚构的人物不同,历史上的霍元甲却是真实存在。20世纪初,身为武术名家的他受邀从天津来到上海,与大徒弟刘振声以及赵汉杰、陈其美、农劲荪等人,1910年7月7日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最早的会址设在闸北旱桥以西王家宅,霍元甲亲自授拳。自此,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诞生了。

精武体育会旧址 IC图

会馆几经变迁,如今现存的精武体育会旧址位于四川北路,于1919年建造而成,是一栋占地面积826平方米、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洋楼,它坐东朝西,立面为竖线条砖墙几何构图,有两对通贯屋顶的巨型壁柱、平拱门洞,门口立着一对科林斯古典柱,两只石狮子威武霸气。由于年代久远,作为虹口区的文物保护单位,这栋小楼已经不对外开放。不过,站在楼下细细端详,依然能想象出它百年前的风韵。

20世纪90年代,精武体育总会后人在旧址的对面,将原来的精武大会堂,改建成了一栋两层小楼,用以日常办公。它仍是仿古设计,琉璃绿瓦、雕梁画栋,看上去古色古香。“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繁体字牌匾高居正中,两侧是一副木制对联:“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乃文乃武唯精唯一”,代表着精武体育人的追求。

霍元甲铜像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走进小楼,一楼大厅的正当中,立着创始人霍元甲先生的铜像,其身后是孙文先生亲笔题写的《精武本纪序》。二楼的大会堂经过改造后,变成一个多功能的大礼堂,正中央“武”“文”两个大字苍穹有力,墙壁上“弘扬中华精神、传承华夏武德”的古训赫然在目。如今,这里也变成精武体育总会对外交流、授课的场所。

精神代代传

“以武术为基础、以体育为延伸、以文化为引领、以精神为旗帜,这就是精武的特色。”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负责人薛海荣告诉记者,“精武体育会它不仅仅是一个武术团体,也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文化平台。”

精武体育会外景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20世纪初便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弘扬中华武术为主要内容的进步民间武术社团。在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熏陶之下,一开始就致力于摒弃门户之见,发扬武术新风。为弘扬中华武术,精武体育会进行变革,摒弃了历史上传统的武术界一门一派,师徒秘传所造成的宗派门户之争,破除“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旧习。它把进步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移植于武术教育之中。提出了各派同源,“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将各流派各门户的武术都“落户”精武的观点。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尚武精神”四个大字,赠予精武体育会。

如今,“精武体育”“精武武术”分别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精武精神、传播武术文化、传授武术技能,是精武体育会的主要使命。每两年由世界精武各友会轮流举办的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几届,参加的人数一届比一届多,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比赛交流内容中,武术除设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外,还规定必报精武传统套路,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项目。

精武体育会旧址 IC图

在上海,后一辈的精武人坚持举办一些公益性活动,不收取其他费用教学;去学校义务教授精武武术操,让更多人了解精武体育的内涵。百年的精武体育总会,依然散发着青春的光芒。(新民晚报记者 关尹)

标签: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