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力争把就业兜底帮扶对象全送上岗——长沙市芙蓉区兜底帮扶困难人员就业一线见闻

来源:腾讯网 | 时间:2023-08-04 08:15:56

长沙市东站社区就业微市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治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治


(资料图)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就业促进法》也专设“就业援助”一章,明确鼓励支持困难人员就业创业。

长沙市芙蓉区将困难家庭就业帮扶纳入全区“一年一件事”工作。今年初以来,该区建立“区级就业指导员+街道就业专干+社区就业专干”三级对接和帮扶机制,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就业需求,常态化开展“一对一”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培训推荐等服务,产生了稳就业的良好效果。

【一线见闻】

农村大妈第一天来长沙就有了工作

7月下旬,长沙汽车东站大门前,车水马龙。

皮肤黝黑的王欢乐,背着一个半旧的旅行包,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她停下步子,向车站门口一个挂着“长沙市东站社区就业微市场”招牌的门店走去。

“您这里可以介绍工作吗?我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做……”51岁的王欢乐,家里出现困难,从湘阴来长沙找工作。

前台工作人员请王欢乐填写求职登记表,发现其基本情况跟展示的岗位需求不匹配。工作人员喻紫威安慰她:“不要急啊,您先喝水!”说着,一边翻开企业岗位登记手册,查找到东方酒店正在招聘客房服务员。

这时,40岁出头的张艳芳也找上门来求职,基本情况和王欢乐差不多。

不一会儿,就业服务员张心怡就联系上东方酒店,将两位求职者送了过去。东方酒店立即为两人安排试用。

长沙市东站社区就业微市场,是芙蓉区打造的15分钟就业综合服务圈的载体之一,面向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务工人员、蓝领职工等重点人群,提供“就近就地”求职服务。这里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带岗直播,群众在家就能了解招聘信息。至今,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72家企业招聘了员工。

这样的微市场,芙蓉区一共设了5个,已帮助73名群众解决了工作问题。

内向胆怯的小伙找到了新工作

家住芙蓉区东岸街道东屯村安置小区的刘振东,相比幸运的王欢乐,求职之路略显曲折。

小刘3岁多时,在幼儿园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有听力障碍。确诊后,因其父母下岗多年,买不起昂贵的人工耳蜗,只好帮小刘戴上了助听器。好在,小刘学会了说话,尽管显得有点“大舌头”。

成长过程中,因和小伙伴交流障碍,小刘的性格慢慢变得内向、胆小起来。

2022年,被鉴定为听力二级残疾的小刘,从湖南水利水电职院毕业,但由于身体原因,求职困难,父母心疼又着急。

芙蓉区落实“三个一”服务,“上一次门”,帮助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困难人员,面对面了解未就业原因;“建一本账”,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一对一”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职业指导、技能培训以及创业扶持等服务;“送一批岗”,根据困难人员特点分类筛选用工企业,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提供就业机会。

今年3月,社区就业专干欧阳浩向小刘推荐了一些企业的餐饮服务员、健康食品推广专员和房产销售员等岗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聘用了不少残疾员工的爱心企业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看中了小刘。

“那天公司面试,看他做了两个小时的事,觉得他做得事,就决定将他留用在包装车间。目前工资够他开销,公司也会为他缴纳社保。”小刘的妈妈王丽雅提起儿子面试的场景,很是欣慰。

打两份工的大伯主动要求解除低保

家住芙蓉区马坡岭街道西龙村的赵石海(化名),6年前,妻子患胆囊癌去世,留下他和智力发育迟缓的儿子相依为命。赵石海下岗多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儿子虽已成年,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社区了解到赵石海家具体情况后,为他家申请发放了低保补助。

今年1月,赵石海找到社区,申请就业兜底帮扶。4月,在区就业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帮助下,赵石海在一家节能门窗公司找到了一份门卫的工作。

今年端午假期,芙蓉区人大代表还特地找到赵石海家,送上慰问物资和慰问金,鼓励父子俩调整心态,乐观面对生活。

“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自己更要努力啊!”58岁的赵石海一边鼓励儿子,一边自己又找了一份“达达”送货工作,利用工余时间跑跑腿,增加一份收入。

最近,赵石海看上了一辆二手小车,准备花6000元买下。他又来到社区,要求解除自己的低保补助,“有了工作,不需要吃低保了,把钱留给其他困难者。”

“少数群众因为天灾、疾病等陷入贫困,党委、政府要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通过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医疗、就业、就学等问题,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帮他们把一片天撑起来。”芙蓉区委负责同志说,“今年,我们有信心把就业兜底帮扶对象全部送上岗!”

截至8月2日,该区实现困难人员就业540人,在年初确定的100户困难家庭(人员)兜底帮扶对象中,已帮扶55人就业。

【记者手记】

撑起一片自强不息的天空

什么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干活干活,越干越活。”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坚韧而勤奋的国民品质。有活可干,自然就有了期待;能够服务社会,自然能凸现自身的价值。

就业,对于一个家庭十分重要,对于有残障困扰等问题的社会底层家庭来说尤其重要。

为困难家庭“兜底”找工作,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担当,更是一份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爱。实实在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最需要的困难人员家庭,更撑起了他们自强不息的一方天空。

标签: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