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讯:寻匠心丨彭力:在瓷盘上“绣花”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 时间:2023-07-05 13:23:01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还未走进彭力工作室,便已听到锤刀与瓷器碰撞时发出的“叮叮当当”声,仔细听,声音不但有节奏,还有不同音调。“就像听交响乐一样,让我沉浸其中。”说话间,伴随着手中小铁锤举起落下,彭力手中的刻刀在瓷盘中“绣”出一根线条。

6月17日,彭力在工作室内创作刻瓷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摄


(相关资料图)

彭力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的一名刻瓷艺人,过去13年间,他在一锤一刀的碰撞间完成300余幅作品,使刻瓷这项传统技艺为更多人所熟知。

“我从小喜欢书画,和刻瓷结缘这段经历特有意思……”讲述中,彭力回忆起从前。

2010年,彭力带女儿去西安音乐学院交流学习。闲暇之余,他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睹书法碑刻的魅力。“大为震撼,”彭力这样形容彼时感受,“书法魅力不光在纸上,在石碑上也一样,这让我决定重拾爱好。”

那一年,在乌鲁木齐有了稳定事业的彭力回到了五家渠市102团。他白天打理农田,其余时间琢磨书画作品更多的表现形式。“试过木头试过砖头,都没达到预想效果,只有瓷盘,是我想要的感觉。”彭力说。

在瓷盘上雕刻非易事。力道稍大瓷盘会崩裂开,力道若小,则破不开瓷盘上的釉,刻不出效果和质感。一年多的时间里,干完地里的农活,彭力就在屋里“叮叮当当”地敲,“那年我一个朋友的农家乐不开了,我收了他300多个盘子,全练完了。”彭力说。

6月17日,彭力在工作室内创作刻瓷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摄

一遍遍地琢磨和练习,彭力对刻瓷力度的掌握越发自如。2011年春天,电视上播放了一个关于刻瓷的节目,让彭力大开眼界。“我以为这是我独创的技艺,没想到它叫刻瓷,是一门传统艺术。节目还展示了很多作品,细腻程度又一次震撼了我。”彭力说,“我喜欢这门艺术,但一点不了解它,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去拜师学艺。”

这个想法一直装在彭力心里,从春天播种到秋收,待到那年11月忙完地里的农活,他立即出发去了山东省淄博市,那里有很多刻瓷大师。

通过当地一位热心人,彭力找到了一位颇有声望的刻瓷大师。

“大师不收徒了,但看我实在喜欢,也没直接拒绝。”彭力说。接下来10天里,他除了吃饭睡觉,每天都泡在刻瓷工作室研习作品,是什么风格?用的什么手法?他用心感受领悟,不懂便问。

那段时间彭力白天看,回宾馆就练。以前刻瓷手法不对,他眼睛总盯着锤子,看落点是不是在刻刀上,大师告诉他这是不对的,锤子精准打在刻刀上需要感觉,眼睛必须紧紧盯着刻刀下的线条,保证它的精准和流畅。为了改正,他日日练习,小铁锤一次次落在手上,砸得生疼他也没停过。

“待了一个多月,有天大师说‘你有心,也有悟性,肯努力,我愿意收你为徒’,那天我激动得睡不着。”如今回想起来,彭力仍难掩激动。

在山东,彭力了解了刻瓷历史,学习了刻制刀法的变化运用、锤子和刀具如何协调等。“准备回疆时,师父说‘西北做刻瓷的人很少,我把这个技艺传给你,也希望你能把它传下去’。”彭力说。

彭力创作的剪纸风格刻瓷作品。彭力摄

此后十多年里,彭力致力于精进刻瓷技艺,创作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题材作品,并带着作品参加各类展会、艺术节,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手工艺术。

在彭力工作室,近观他的刻瓷作品,如同用水墨在宣纸上作画一般流畅,立体生动,层次分明,通过指尖触摸画作,又能感受到瓷面上留下的凹凸质感。

“一幅作品是通过成千上万次敲击呈现出来的,每一次的敲击都要恰到好处,还要通过不同的手法去表现,这些都得通过一次次练习达成。”彭力说,“我把国画、版画、剪纸等不同风格融入我的刻瓷作品中,好多人第一眼看以为是国画,手再一摸,呦,这是刻上去的,很惊讶。”

彭力对今后的创作有了新想法,“想创作更多弘扬胡杨精神的系列作品,同时想和一些学校开展合作,希望能让更多孩子了解喜欢上这门传统艺术,把它传承下去。”彭力说。

标签: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