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师来说信息就应该是一种产品
2011-08-05 22:18:46 来源:WEB开发网这个季度公司主要的项目是和百度合作的APP。每个APP都是一个小的产品,他有自己的产品目标、策略、结构框架、交互方式、设计风格、内容方向。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理提出需求、编辑整合内容、技术负责开发。我在其中负责产品的框架、交互、视觉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小公司你们懂的)。我下面要分为几块来讲一下什么是我的设计,这是我的做事习惯与方法,肯定有些比较浅显,但我写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画一条红线,这样以后的思考和方式才能在这条线以上。
设计的方法、态度:
因为是在小团队中工作,和经理的关系就像是兄弟,做什么是之前都要问个究竟,做每个应用前都经过商量和决策,所以很清晰的明白做这个产品是为了什么。为了达到哪些目的,产品的策略是什么。
这种工作方式我很赞同,因为一个产品到最终的呈现如果设计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做成什么样子那这个产品就不会达到最佳效果。每个项目从一开始就让我参与进来在情绪上会上升到一种给自己做作品的工作热情上去。这样以后对产品的规划、设计就很准确了。下一步就是思考具体的交互、设计方面的工作,比如产品的体验目标是什么、要满足哪些的需求、有没有隐性的需求去开发、这些交互体验是不是适合满足这个需求、再设计整个产品中设计重点在哪里、一个产品的开发和其他产品的关联性有哪些、怎样营造一个小型的产品品牌效应、该产品中做好哪些数据控制点、怎样对后期的产品进行增加和优化、这样的设计在今后的改动之中是否灵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一直坚持的习惯和原则是一个产品的思路应该是一套整体的规划,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并且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很紧密,这样做可以让你跳出某些细节的局限性,就和作画一样只扣局部必然会让整个画面凌乱,必须经常的退后去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把每一个部分做到最适合从而提升整个的品质。
总结一下,从产品个性、用户体验、使用习惯、个性化定制、关系链、渠道资源、开放与拓展、第三方合作、平台价值等各方面考虑,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优势和定位的特色,找准最佳发力点。
设计的理念:
这是我的专业,设计和我已经一起度过了5年。从视觉传达到现在的UI我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在学校接触到的设计理念和思考方式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那些都是世界级顶尖的设计理念,美院没有给我们任何的技术课,但却给我了一个好的眼力,很高的视觉品味,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高级的设计,什么是有价值的思考。这不同于国内的任何一个院校,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国际一线的设计师他们在引领世界的潮流,我很感激我有这样一个学校。他让我的路走的更加自信与坚定。
1.目前我的设计要从”渐变”和”空”两个词出发。“渐变”不是PS里面的渐变。而是一种观察方法,思维方式。科普西耶建筑,处处张扬自己的个性,不考虑与人们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现在世界上都以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所包围,再加上敷衍的材质表皮,使得每个部分互相没有任何关系,人们走到哪里也没有印象。目前的互联网上的设计就像是这样,没有任何的情感,没有营造任何的氛围只是一些材质和颜色堆在一起,让人们无论在哪里都面对的是哪几种样式的按钮。和人们的生活毫无关系。无论人们用过多少互联网的产品总是处于一种信息扫面的状态,走马观花没有进入产品中,更谈不上有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属于自己的浏览和使用的方式。如果说目前互联网的设计是对比,那我这个“渐变”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把人们生活中被切割的东西在重新用感情融合起来,逐渐的与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细节自然的让用户使用产品。
我做设计有一个习惯常常因为某个感触,某幅画,某个场景,或者随进触动我的东西(比如地铁上的一个着装很和谐并不简单的女孩)而忽然想出的整个设计的思路和做法。我会一开始考虑创造一个什么氛围,用哪些颜色,哪些质感,哪些色调,哪些强度,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界面上的元素需要什么自然的显现出来,这就像是隈研吾做的水上建筑一样,他为了营造一种和海平面融为一体的豁达氛围,所有的建筑本身以水平线为基准进行营造与构建,从而极大限度的削弱垂直面上的建筑体系,自然的材料也就明确了,必然是玻璃。所以整个建筑看起来会给人以惊喜不可思议。
及格的设计就是要与人们和产品产生一种“关联性”就像是日本的桂离宫,和人们产生一种邂逅,设计承担起这个媒介作用。这样人们会对你的界面有感触,有话想对你们说,因为界面是真实的有生命的,是和人们沟通介绍自己的。
“空”在我的设计当中会一直伴随,这种空被我理解为生命,呼吸之感。就像是人们的鼻孔、耳洞一样,这是透气的部分给人以生命力。界面上也是一样,通过空来表现信息的层级关系,功能方位,交互的形式,使用的流程。
波光淋漓的海面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海面的波澜把阳光打碎了,创造出光的微粒,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留出了空白。设计就是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留白和整体的关系。越简单的设计人们想知道原因的欲望也就越强,涉及到得感情也就越多,设计这个媒介的作用也就越有价值。这种空经常会体现在我对留白的运用上,留白可以会激发出人们关于 “背景性 ”、“包容力”、“现代感 ”、“品位”、“高级感”、“更新性”等各种各样的联想。背景性和包容力,现代感和品位,和谐统一于白色这一色彩之中。
2.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信息的力量,是要让对方的大脑转动起来,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而不是只要被人接受或在脑中被消化就行了。要让人们一直对未知的、新鲜的东西保持兴趣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才是信息的传达。语言可以使头脑和感觉变得活跃起来。设计的创造性是和 “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好的问题对应好的答案,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绞尽脑汁寻找的,是能够用设计解决的独特的“问题”。总之,重要的是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并以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对设计师来说,信息就应该是一种产品。既然是产品,质量就应该有保障。信息质量的提高,能使其更便捷、迅速的传播。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信息的品质,增强 传播的力量。技术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带来信息品质的提高。“如何更容易了解?如何令人更加舒适?如何更为简单地传达?如何才能让人感动? ”这些才是衡量设计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尺度。
“清晰”是信息的基本品质。如果信息很重要,但形式很难被人理解,其品质也不能算好。设计师的工作要领之一就是要对信息进行整理,通过冷静的构建让信息明了易懂。
“独创 ”就是用没人用过的崭新方法表现信息。清晰固然是必要的,但仅仅是清晰并无法保证信息被人接受。只有具有独创的表现形式,才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为之感动,进而接受信息本身。这并不是很难理解的问题。通常人们就认为设计师的工作意义就在于独创。
4.不平凡的设计。我每次都会做一些改进,在这种避免陈旧,不断出新的变化中,包含着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以及用这些想法来改造事物的意识。
5.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的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
设计的责任:对于细节的态度。 在对细节的处理中,我们慢慢积累一些经验,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最终达到了一个更好的境界。关于和前端开发的合作,我会经常去关心一下前端的进展,因为有些时候他们偶尔会自作主张,或者理解错误。他们对细节、对齐、色彩是没有概念的,对于整个设计的思路也不会想太多,可能会把文字都同意输入进去,这样你的信息层级就不存在了。如果在他做的期间及时提出并各个细节每个效果,甚至为了不让他们烦自己去改他们切好的图片,那么开发后期也会尽量和你的设计取齐。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完善我的设计,这同时也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因为他可以使我走的更远。
更多精彩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