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MP工作原理以及日常维护
2008-11-11 08:15:02 来源:WEB开发网HACMP的工作原理是利用LAN来监控主机及网络、网卡的状态。在一个HACMP环境中有TCP/IP网络和非TCP/IP网络。TCP/IP网络即应用客户端访问的公共网,该网可以是大多数AIX所支持的网络,如Ethernet,T.R.,FDDI,ATM,SOCC,SLIP,等等。 非TCP/IP网络用来为HACMP对HA环境(Cluster)中的各节点进行监控而提供的一个替代TCP/IP的通讯路径,它可以是用RS232串口线将各节点连接起来,也可以是将各节点的SCSI卡或SSA卡设置成Target Mode方式。
HACMP将诊测并响应于三种类型的故障:1网卡故障,2网络工作,3节点故障。下面就这三种故障分别进行介绍。
1、网卡故障
前面讲到,HACMP的群集结构中,除了TCP/IP网络以外,还有一个非TCP/IP网络,它实际上是一根“心跳”线,专门用来诊测是节点死机还是仅仅网络发生故障。如下图所示,一旦节点加入了 Cluster(即该节点上的HACMP已正常启动),该节点的各个网卡、非TCP/IP网络就会不断地接收并送Keep-Alive信号,K-A的参数是可调 的,HA在连续发送一定数量个包都丢失后就可确认对方网卡,或网络,或节点发生故障。因此,有了K-A后,HACMP可以很轻易地发现网卡故障,因为一旦某块网卡发生故障发往该块网卡的K-A就会丢失。此时node 1上的cluster manager( HACMP的“大脑”)会产生一个swap-adapter的事件,并执行该事件的script(HACMP中提供了大部分通用环境下的事件scripts,它们是用标准AIX命令和HACMP工具来写的)。每个节点上都有至少两块网卡,一块是service adapter,提供对外服务,另一块是standby adapter,它的存在只有cluster manager知道,应用和client并不知道。一旦发生swap-adapter事件后,cluster manager将原来service adapter的 IP地址转移到standby adapter上,而standby地址转移到故障网卡上,同时网络上其他节点进行ARP的刷新。网卡互换(swap-adapter)在几秒内就可完成,以太网为3秒,并且这种转换对应用和client来说是透明的,只发生延迟但连接并不中断。
- ››工作中的C++:基本原理,重点推荐和结束语
- ››工作流编程循序渐进(5:状态机工作流)
- ››工作流编程循序渐进(1:代码活动与时间延迟活动)...
- ››工作流编程循序渐进(2:IfElseActivity活动)
- ››工作流编程循序渐进(3:While活动)
- ››工作流编程循序渐进(4:InvokeWorkflowActivity活...
- ››工作组环境下WPAD部署的另类解决--WINS解析
- ››HACMP 备忘单:使用 AIX 构建冗余环境,获取高可用...
- ››工作负载分区(WPAR)中的资源控制
- ››工作娱乐两不误 听歌就用E音乐盒
- ››工作中常用的高效的CSS代码
- ››HACMP 5.x 完全手册,第 2 部分:配置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