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心脏岌岌可危,“人工心脏”让她重启“心”生

来源:腾讯网 | 时间:2023-07-27 21:11:01


(资料图)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七旬老人因严重心衰,心脏近乎“罢工”,常规治疗手段已无能为力,但一时间等不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做移植。近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老人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给衰竭的心脏装上新“发动机”,使其重新恢复活力。

73岁的徐婆婆(化姓)这些年总感觉胸闷、气喘,近一年来症状加重,因为心衰反复住院,后来她一个月就要住两次院,出院不过两天又因呼吸困难、水肿再次入院,完全无法脱离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心衰已经到了终末期,左心室心脏射血分数最低仅为20%,连正常人的一半都不到,传统的内科治疗方式已经无法缓解心衰症状。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团队查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武汉市中心医院供图)

对于患者而言,目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心脏移植或植入“人工心脏”。但由于心脏供体紧缺,再加上她已有73岁高龄,很难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而且心衰随时会危及生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是她生存的唯一希望。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诊断科等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并对患者的各个脏器功能、右心室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估后,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属于终末期心衰,心脏功能已经严重衰竭,随时有猝死的风险,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即“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治疗是适合患者的可行方法。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7月16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的保驾护航下,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植入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历时4个小时,这颗重约180克重的“人工心脏”在患者体内开始运转。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术后第二天老人就拔除气管插管。7月23日,老人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尚玉强介绍,“人工心脏”植入是在心脏旁加了一个“机械泵”,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泵的一端连接到左心室的心尖部,另一端连接升主动脉,这个“泵”将血液从左心室抽出,通过人造血管泵入主动脉,再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从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而言,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时,心脏移植是最佳治疗手段。但由于心脏供体稀缺,很多患者等不到心脏移植的机会。“人工心脏”植入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

标签: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