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组件设计与应用(十四)——事件和通知(vc.net)
2006-07-22 22:55:41 来源:WEB开发网本文示例源代码或素材下载
一、前言
我的 COM 组件运行时产生一个窗口,当用户双击该窗口的时候,我需要通知调用者;
我的 COM 组件用线程方式下载网络上的一个文件,当我完成任务后,需要通知调用者;
我的 COM 组件完成一个钟表的功能,当预定时间到达的时候,我需要通知调用者;
... ... ... ...
本回书开始话说 COM 的事件、通知、连接点......这些内容比较多,我分两次(共四回)来介绍。
二、通知的方法
当程序甲方内部发生了某个事件的时候,需要通知乙方,无非使用几个方法:
通知方式 | 简单说明 | 评论 | |
直接消息 | PostMessage() PostThreadMessage() | 向窗口或线程发个消息 | 你什么时候执行我就不管啦 |
SendMessage() | 马上执行消息响应函数 | 不执行完消息处理函数不会返回 | |
SendMessage(WM_COPYDATA...) | 发消息的同时,还可以带过去一些自定义的数据 | 比较常用,所以单独列了出来 | |
间接消息 | InvalidateRect() SetTimer() ...... | 被调用的函数会发送相关的一些消息 | 这样的函数太多了 |
回调函数 | GetOpenFileName()...... | 当用户改变文件选择的时候,执行回调函数 | 嗨!哥们,这是我的电话,有事就言语一声。 |
在 COM 的时代,以上这些方法就基本上不能玩转了,因为...您想呀 COM 组件是运行在分布式环境中的,地球另一边计算机上运行的组件,怎么可能给你的窗口发消息那?当然不能!(但话又说回来,对于 ActiveX 这样只能在本地运行的组件,当然也可以发送窗口消息的啦。)
回调函数的方式,是设计 COM 通知方法的基础。回调函数,本质上是预先把某一函数的指针告诉我,当我有必要的时候,就直接呼叫该函数了,而这个回调函数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我是根本不关心的。好了,问你个问题:啥是 COM 的接口?接口其实就是一组相关函数的集合(这个定义不严谨,但你可以这么理解哈)。因此,在COM中不使用“回调函数”而是使用“回调接口”(说的再清楚一些,就是使用一大堆包装好的“回调函数”集) ,回调接口,我们也叫“接收器接口”。
图一、客户端传递接收器接口指针给COM。当发生事件时,COM调用接收器接口函数完成通知
本回示例程序完成的功能是:
客户端启动组件(Simple11.IEvent1.1)并得到接口指针 IEvent1 *;
调用接口方法 IEvent1::Advise() 把客户端内部的一个接收器(sink)接口指针(ICallBack *)传递到组件服务器中;
调用 IEvent1::Add() 去计算两个整数的和;
但是计算结果并不通过该函数返回,而是通过 ICallBack::Fire_Result() 返回给客户端;
当客户端不再需要接受事件的时候,调用 IEvent1::Unadvise() 断开和组件的联系。
三、组件实现步骤
1、建立一个解决方案
2、在解决方案中,建立一个 ATL 项目。示例程序中项目名称叫 Simple12,取消“属性化”,其它接受默认选项。
3、选择项目,执行鼠标右键菜单命令“添加\添加类”。
3-1、左侧分类选择 ATL,右侧模板选择 Atl 简单对象
3-2、名称卡片中,输入组件名称。示例程序中是 Event1(注1)
3-3、选项卡片中,修改接口类型“自定义”(注2)
4、选择 IEnvent1 接口,鼠标右键菜单“添加\添加方法”
图二、增加接口函数 Add([in] long n1,[in] long n2)
图三、增加接口函数 Advise([in] ICallBack *pCallBack,[out] long *pdwCookie)
图四、增加接口函数 Unadvise([in] long dwCookie)
你应该注意到了,在Add()函数中,并没有[out]、[retval] 这样的 IDL 属性,嘿嘿,因为我们本来就不打算通过 Add() 函数直接得到计算结果。不然怎么演示回调接口呀:-) 另外,在函数 Advise()中,需要返回一个整数 dwCookie,这是干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组件想同时支持多个对象的回调连接。因此当客户端传递一个接口给我们组件的时候,我返回给它唯一的一个 cookie 号码来表示身份,将来断开连接的时候 Unadvise(),它需要把这个 cookie 身份号再给我,这样我就知道是谁想断开了。
5、增加回调接口 ICallBack 的 IDL 定义。打开 IDL 文件并手工输入(黑体字部分为手工输入的) ,然后保存:
import "oaidl.idl";
import "ocidl.idl";
[
object,
uuid(DB72DF86-70E9-4ABC-B2F8-5E04062D3B2E), // 这个 IID 可以用 GUDIGEN.EXE 产生
helpstring("ICallBack 接口"),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CallBack : IUnknown
{
};
[
object, // 以下内容同示例程序,当然如果是你自己生成的程序就肯定有差别的啦
uuid(DB72DF85-70E9-4ABC-B2F8-5E04062D3B2E),
helpstring("IEvent1 Interface"),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Event1 : IUnknown
{
[helpstring("method Add")] HRESULT Add([in] long n1, [in] long n2);
[helpstring("method Advise")] HRESULT Advise([in] ICallBack * pCallBack, [out] long * pdwCookie);
[helpstring("method Unadvise")] HRESULT Unadvise([in] long dwCookie);
};
[
uuid(FBA1E0F0-49CD-4B77-B9B1-4DC066AF8A8E),
version(1.0),
helpstring("Simple12 1.0 类型库")
]
library SIMPLE11Lib
{
importlib("stdole32.tlb");
importlib("stdole2.tlb");
[
uuid(53E00126-B1A0-4510-B9BC-75ED87CE2DB7),
helpstring("Event1 Class")
]
coclass Event1
{
[default] interface IEvent1;
// 需要手工输入,据说 VB 使用的话,不能有 [source,default] 属性
[source, default] interface ICallBack;
};
};
6、增加回调接口函数图五、增加回调接口函数
其实和以前的方法一样,只要注意别选错了接口就好。
图六、增加接口函数 Fire_Result([in] long nResult)
我们计算整数和,得到结果后,就是要靠这个回调接口函数去反馈给客户端呀。
7、添加组件内部保存回调接口指针的数组
刚才已经说过,我们这个组件打算支持多个对象的回调连接,因此我们要使用一个数组来保存。由于 vc.net 无法用向导来添加数组形式的成员变量,我们还是打开 CEvent1 类的头文件,手工输入吧:......
保存一个数组可以有多种方式。示例程序比较简单,定义了一个10个元素空间的成员数组变量。如果你已经学会了使用 STL,那么你也可以用 vector 等容器来实现。注意!注意!注意!在构造函数中别忘了初始化数组元素为 NULL。
private:
ICallBack * m_pCallBack[10];
......
8、好了,下面开始完成所有代码STDMETHODIMP CEvent1::Add(long n1, long n2)
四、客户端实现步骤
{
long nResult = n1 + n2;
for( int i=0; i<10; i++)
{
if( m_pCallBack[i] ) // 如果回调接口有效
m_pCallBack[i]->Fire_Result( nResult ); // 则发出事件/通知
}
return S_OK;
}
STDMETHODIMP CEvent1::Advise(ICallBack *pCallBack, long *pdwCookie)
{
if( NULL == pCallBack ) // 居然给我一个空指针?!
return E_INVALIDARG;
for( int i=0; i<10; i++) // 寻找一个保存该接口指针的位置
{
if( NULL == m_pCallBack[i] ) // 找到了
{
m_pCallBack[i] = pCallBack; // 保存到数组中
m_pCallBack[i]->AddRef(); // 指针计数器 +1
*pdwCookie = i + 1; // cookie 就是数组下标
// +1 的目的是避免使用0,因为0表示无效
return S_OK;
}
}
return E_OUTOFMEMORY; // 超过10个连接,内存不够用啦
}
STDMETHODIMP CEvent1::Unadvise(long dwCookie)
{
if( dwCookie<1 || dwCookie>10 ) // 这是谁干的呀?乱给参数
return E_INVALIDARG;
if( NULL == m_pCallBack[ dwCookie - 1 ] ) // 参数错误,或该接口指针已经无效了
return E_INVALIDARG;
m_pCallBack[ dwCookie -1 ]->Release(); // 指针计数器 -1
m_pCallBack[ dwCookie -1 ] = NULL; // 空出该下标的数组元素
return S_OK;
}
大家下载示例程序后,去浏览客户端的实现程序吧。这里我只说明一下关于接收器是如何构造的:
图七、从 ICallBack 派生接收器类 CSink
这里 ICallBack 是 COM 接口,因此 CSink 是不能事例化的,如果你去编译,会得到一坨一坨(注3)的错误,报告说你没有实现 virtual 函数。然后,我们可以按照错误报告,去实现所有的虚函数:// STDMETHODIMP 是宏,等价于 long __stdcall
五、小结
STDMETHODIMP CSink::QueryInterface(const struct _GUID &iid,void ** ppv)
{
*ppv=this; // 不管想得到什么接口,其实都是对象本身
return S_OK;
}
ULONG __stdcall CSink::AddRef(void)
{ return 1; }// 做个假的就可以,因为反正这个对象在程序结束前是不会退出的
ULONG __stdcall CSink::Release(void)
{ return 0; }// 做个假的就可以,因为反正这个对象在程序结束前是不会退出的
STDMETHODIMP CSink::raw_Fire_Result(long nResult)
{
... ... // 把计算结果显示在窗口中
return S_OK;
}
COM 组件实现事件、通知这样的功能有两个基本方法。今天介绍的回调接口方式非常好,速度快、结构清晰、实现也不复杂;下回书介绍连接点方式(Support Connection Points),连接点方法其实并不太好,速度慢(如果是远程DCOM方式,要谨慎选择它)、结构复杂、唯一的好处就是 ATL 对它进行了包装,所以实现起来反而比较简单。不介绍又不行,因为微软绝大数支持事件的组件都是用连接点实现的,咳......讨厌的微软(注4)。
注1:本来设想多举几个例子,因此第一个叫 Event1,可写完后,感觉程序已经比较复杂了,就没继续再做了。
注2:当然,你选择使用双接口 Dual 也没有问题。但要注意到在下面的步骤,增加回调接口修改 IDL 文件的时候,我们是要使用 Custom(从IUnknown派生,而不是从IDispatch派生)的。
注3:一坨一坨经常用来形容一堆一堆的狗屎。
注4:微软的同志们,玩笑话不要当真呀!我还靠着你来吃饭那。
更多精彩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