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高负载下mysql数据库彻底优化
2007-05-31 15:49:21 来源:WEB开发网对于有1G内存的机器,推荐值是128-256。
笔者设置table_cache = 256
得到以下状态:
Open tables 256
Opened tables 9046
虽然open_tables已经等于table_cache,但是相对于服务器运行时间来说,已经运行了20天,opened_tables的值也非常低。因此,增加table_cache的值应该用处不大。如果运行了6个小时就出现上述值 那就要考虑增大table_cache。
如果你不需要记录2进制log 就把这个功能关掉,注意关掉以后就不能恢复出问题前的数据了,需要您手动备份,二进制日志包含所有更新数据的语句,其目的是在恢复数据库时用它来把数据尽可能恢复到最后的状态。另外,如果做同步复制( Replication )的话,也需要使用二进制日志传送修改情况。
log_bin指定日志文件,如果不提供文件名,MySQL将自己产生缺省文件名。MySQL会在文件名后面自动添加数字引,每次启动服务时,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二进制文件。此外,使用log-bin-index可以指定索引文件;使用binlog-do-db可以指定记录的数据库;使用binlog-ignore-db可以指定不记录的数据库。注意的是:binlog-do-db和binlog-ignore-db一次只指定一个数据库,指定多个数据库需要多个语句。而且,MySQL会将所有的数据库名称改成小写,在指定数据库时必须全部使用小写名字,否则不会起作用。
关掉这个功能只需要在他前面加上#号
#log-bin
开启慢查询日志( slow query log )
慢查询日志对于跟踪有问题的查询非常有用。它记录所有查过long_query_time的查询,如果需要,还可以记录不使用索引的记录。下面是一个慢查询日志的例子:
开启慢查询日志,需要设置参数log_slow_queries、long_query_times、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log_slow_queries指定日志文件,如果不提供文件名,MySQL将自己产生缺省文件名。long_query_times指定慢查询的阈值,缺省是10秒。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是4.1.0以后引入的参数,它指示记录不使用索引的查询。笔者设置long_query_time=10
笔者设置:
sort_buffer_size = 1M max_connections=120 wait_timeout =120 back_log=100 read_buffer_size = 1M thread_cache=32 interactive_timeout=120 thread_concurrency = 4
参数说明:
back_log
要求MySQL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只有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换句话说,这值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 Unix listen(2)系统调用的手册页应该有更多的细节。检查你的OS文档找出这个变量的最大值。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max_connections
并发连接数目最大,120 超过这个值就会自动恢复,出了问题能自动解决
thread_cache
没找到具体说明,不过设置为32后 20天才创建了400多个线程 而以前一天就创建了上千个线程 所以还是有用的
thread_concurrency
#设置为你的cpu数目x2,例如,只有一个cpu,那么thread_concurrency=2
#有2个cpu,那么thread_concurrency=4
skip-innodb
#去掉innodb支持
更多精彩
赞助商链接